操作架柱式液壓回轉鉆機時,需從設備穩定性、人員防護、環境風險、操作規范、維護保養等多個維度嚴格把控安全問題,以下是具體注意事項:
一、設備安裝與穩定性
- 架柱固定牢靠
- 鉆機立柱必須通過液壓支柱或錨桿牢固固定在地面或煤壁上,確保垂直度偏差≤1°,防止鉆孔時反作用力導致整機傾倒。
- 定期檢查立柱油缸壓力,若發現泄漏或壓力不足,需立即停機維修,避免支撐失效。
- 作業面平整
- 鉆孔前清理作業區域雜物,確保地面無松散煤塊、巖石或積水,防止鉆機移動時打滑或側翻。
- 鉆桿安裝規范
- 鉆桿與輸出軸連接時,需用專用工具(如U形扳手)擰緊,避免鉆孔過程中脫落傷人。
- 嚴禁使用彎曲或磨損超標的鉆桿,防止斷裂后飛濺傷人。
二、人員防護與操作規范
- 個人防護裝備
- 操作員必須佩戴安全帽、防塵口罩、護目鏡、防砸鞋和手套,防止煤塵、飛石或液壓油噴濺傷害。
- 禁止違規操作
- 嚴禁反轉左旋:鉆機電機、馬達必須正轉右旋,反轉會導致鉆桿脫落或設備損壞。
- 禁止帶壓拆卸:更換鉆桿或維修液壓管路時,必須先關閉泵站電源、釋放系統壓力,避免高壓油或鉆桿突然彈出。
- 禁止超負荷作業:根據巖石硬度調整推進速度和扭矩,避免強行鉆進導致鉆桿斷裂或電機燒毀。
- 人員站位安全
- 鉆孔時,操作員應站在鉆機側面,遠離鉆桿旋轉范圍,防止衣物或工具被卷入。
- 退鉆桿時,嚴禁人員站在鉆機正后方,防止鉆桿突然滑出傷人。
三、環境風險防控
- 瓦斯監測
- 鉆孔前必須用瓦斯檢測儀檢查作業區域瓦斯濃度,若濃度≥1%或二氧化碳濃度≥1.5%,立即停機撤人并上報。
- 鉆孔過程中持續監測瓦斯,若濃度突然升高,需立即停止作業并切斷電源。
- 防塵措施
- 確保鉆孔供水正常,水壓≥0.3MPa,使沖洗水充分濕潤煤層,減少粉塵飛揚。
- 定期清理鉆機散熱器和液壓油濾芯,防止煤塵堵塞導致設備過熱。
- 頂板與煤幫檢查
- 鉆孔前檢查作業面頂板是否完整,若有裂隙或離層,需先加固支護再作業。
- 避免在煤幫松軟或片幫風險高的區域長時間停留。
四、液壓系統安全
- 壓力控制
- 啟動泵站前,將流量控制閥調至最小開度,避免壓力沖擊損壞液壓元件。
- 鉆孔時若發現壓力表讀數異常升高(超過額定壓力20%),需立即停機檢查是否卡鉆或管路堵塞。
- 管路防護
- 液壓管路需用防護套包裹,避免被煤塊砸傷或尖銳物劃破。
- 定期檢查管路接頭是否松動或泄漏,發現漏油需立即停機處理,防止液壓油噴濺引發火災。
- 油溫監控
- 液壓油溫度應控制在40-60℃,若油溫過高(≥80℃),需停機冷卻并檢查散熱器是否堵塞。
五、應急處理與維護
- 卡鉆處理
- 若發生卡鉆,嚴禁強行反轉或加大推進力,應先關閉供水,用專用工具緩慢旋轉鉆桿,嘗試退出。
- 若無法退出,需用錨索或鏈條固定鉆桿,再緩慢反向旋轉鉆機,防止鉆桿斷裂傷人。
- 火災預防
- 泵站電機需配備防爆外殼,電纜需用阻燃材料包裹,防止電火花引燃瓦斯或煤塵。
- 作業現場需配備滅火器,并定期檢查其有效性。
- 日常維護
- 每班檢查鉆機螺栓是否松動、液壓油位是否充足、鉆桿磨損情況。
- 每周清洗液壓油濾芯,每月更換一次液壓油,確保系統清潔。
六、培訓與交接班
- 操作培訓
- 新操作員需經專業培訓,熟悉鉆機結構、性能及應急處理流程,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。
- 定期組織安全演練,模擬卡鉆、瓦斯超限等突發情況,提升操作員應急能力。
- 交接班記錄
- 交接班時需詳細記錄設備運行狀態、鉆孔參數、安全隱患及處理情況,確保信息透明。
總結:操作架柱式液壓回轉鉆機時,需以“預防為主、規范操作”為核心,通過嚴格的環境檢查、設備維護、人員培訓和應急管理,將安全風險降至最低,確保煤場作業安全高效進行。